近日,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此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识别各学科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学者,一直受到国内外众多媒体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次上榜的高被引学者共计6388人,来自547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中的83门一级学科。唐洪武院士入选“水利工程”领域榜单,吴建营教授入选“土木工程”领域榜单。
爱思唯尔从2015年开始每年发布“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榜单不仅是衡量机构学术影响力的关键标尺之一,爱思唯尔更是致力于深度整合中国科研人才分布与机构学科优势,精准映射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科建设与人才战略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揭示高质量研究的选题方向与方法论创新。
入选学者介绍
唐洪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唐洪武,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中国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水利学会水利量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Journal of Hydro-environment Research》副主编、《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副主编。长期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在平原水力学和河湖治理研究与实践工作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在该领域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在平原弱动力区多尺度水动力重构的理论方法、工程技术体系与多目标水力智能调控技术等诸多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创建了平原弱动力区多尺度水动力重构的理论方法,建立了平原河网水动力重构的工程技术体系,构建了平原区以水动力重构为核心的河网多目标水利智能调控平台,在水动力重构、水资源统筹与水生态治理相关的科学问题与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水利部948、省部攻关课题以及重点(重大)工程项目100余项,创新性地解决了淮河、长江、珠江、赣江等重点(重大)治河工程的关键科技难题。这些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长三角、淮河、珠三角、鄱阳湖等平原地区150多项重大河湖治理工程规划、设计、运行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0余篇),出版学术论著5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国际专利1项,编制行业、团体标准5部。
入选学者介绍
吴建营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
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吴建营,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首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际计算与实验科学工程ICCES杰出学者;入选2021~2024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2024年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新能源结构与材料、计算破坏力学等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出了统一相场理论和相场内聚力模型等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出版英文和中文专著各1部;发表含Nature Communication等期刊在内的学术论文近百篇,在JMPS、CMAM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60余篇;单篇论文最高引用800余次,其中SCI他引600余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担任3部国际SCI学术期刊副主编/编委;受邀在国际损伤力学会议做40分钟大会报告,并为1948年创刊的国际旗舰级综述期刊AAM撰写180余页的论文。(来源:学院教学科研办)
评选指标:
Scopus收录的科研成果发表署名机构为中国(大陆)机构的作者,且现职工作单位在中国,包括:
◆仅统计上述学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科研成果;
◆根据Scopus教育部一级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上述学者的科研成果分类,每个学科上榜的学者数量与Scopus收录该学科中国机构署名的作者数量相关;
◆在榜单统计的上述学者(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献)需要满足:(a)被收录文献数一篇以上(不含);(b)被收录文献的总被引次数达到本学科阈值条件;(c)至少有一篇全球前1%高被引文献,或学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文整体FWCI高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