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心语】程香菊:以水为媒,筑起智慧灯塔

时间:2025-4-9 00:00 浏览:33 小编:小风

“师说心语”教师专题系列访谈

在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有许多深耕教书育人一线,始终诲人不倦的老师;他们亦师亦友,营造良好教学相长氛围;他们用知识的力量筑起梦想的大厦,用智慧的灯塔引领未来的道路;他们用行动让高等教育回归“培养人”的本质职能……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将持续推出“师说心语”教师专题系列访谈,带你走近身边的老师,倾听他(她)们的教学理念和对专业的理解感悟。

本期教师简介

程香菊,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会员、广东省水产养殖污染修复生态工程技术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库专家、广东省住建厅评审专家库成员、珠江水利委员会评审专家库成员、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理事。长期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环境与生态水利学等研究。曾先后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老道明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做访问学者。主编《水力学实验》、《生态水利学》教材,承担多项省、校教改项目,获2019年度广东省科技发明一等奖,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程香菊老师

采访实录

舒畅(采访同学):

程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主讲的水力学课程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请问您如何激发同学们对这门复杂学科的兴趣呢?

   程香菊老师

我在第四和第五学期主讲水力学  I 和 Ⅱ,总计72学时。这门课程相对较难,同学们学习起来也比较费劲。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非常紧密的科目。在上课时,我首先会让学生在脑海中设定一个应用场景,我结合工程实际,将理论知识贯穿其中,这样学习起来就不会那么乏味。同时我也充分利用线上资源,例如讲到某章节时,同学们可能无法在脑海中形成这样的场景,我就会查找一些相关视频并在课前几分钟循环播放给他们,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认识。

我也鼓励系里的老师多带领同学们进行实地调研,参观和学习能够使他们印象更加深刻,学习起来也不会很困难。水力学的作业量相当大,我会建立一个QQ群,在群里同步布置作业,在我批改后会把优秀作业分享到群里,给予鼓励和学习。另外,我在上课时从不坐着,而是在教室里来回穿梭,如果我发现学生在打瞌睡,我会立刻“处理”他,把他提溜起来,唱首歌,也可以分享个笑话或者在黑板上画图,提高全班同学的精神。

我还有一个小技巧可以分享给大家,就是学期第一堂课时,学生们来了喜欢坐在后面,我会直接让大家都往前坐并在我准备的纸上逐个写他们的名字,学生们下次课就按照这个座位坐。这种情况下我不用点名,并且还能够记住每位同学的名字以及到课情况。

采访现场

舒畅  

程老师在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否分享一下您的主要教学理念呢?

程香菊老师

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老师,第一:真心关爱学生、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非常关键。

第二:鼓励式教育。我不会因为某个同学成绩的好坏而区别对待,我认为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兴趣、需求与个体差异化。

第三:作为大学老师,我们需要保持终身学习,只有多学习、多接触,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才能够将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内容整合到一起,传输给学生。

主持学术讲座

舒畅  

程老师,您多次带队指导学生参加广汇源杯等比赛,屡获特等奖和一等奖,请问您是如何帮助学生准备和取得成功的呢?

程香菊老师  

我会先将竞赛信息分享给他们,同时在上课时也鼓励大家报名。我非常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对我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我会让他们进入我的课题组,先跟随师兄师姐“打酱油”,逐渐形成感性的认识,并鼓励他们多与老师交流。学生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就可以开始行动起来,我会尽可能支持他们经费开展模型实验和野外实验。总之,我认为这是双赢的局面,我和学生之间既是对科研的推动,也是相互学习,在这些过程中彼此多鼓励。

指导学生参赛

舒畅  

程老师,目前国家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水利行业。面对这些变化和学生新的学习需求,您对于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何看法,您对课程的变化又有哪些期待?

程香菊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行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越来越紧密,我们鼓励跨学科学习的教学改革,例如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水利学的相关专业课程中,增设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相关课程,这样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创新思维。

水务工程是一门传统学科,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融入现代科技元素。这些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具有更好的前瞻性,回到刚才我提到的内容,我认为我们老师需要终身学习,适应科技发展就是这个道理。

舒畅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在水利建设上的投资,据报道,今年一季度,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77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请问程老师可否谈谈对我们水利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吗?

程香菊

作为水工人,我对我国水利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有信心。我的学生都非常了解我,我是一看到水,就两眼发光的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以及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我们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我之前总会提到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等方面,这些都是需要构建智慧水利体系的。

舒畅  

我们了解到程老师目前有在做生态水利相关的研究,在国家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我们水务工程专业可以在生态治理中发挥哪些作用呢?

程香菊

当然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水务工程专业在生态治理中可以发挥水质改善、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防洪排涝和灾害应对、降碳增韧、推动绿色水利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在硕士甚至博士阶段接触更多生态水利方面的科研工作。

程香菊老师(右二)与学生在一起

舒畅  

程老师作为水利系主任,对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水利学科的发展有何规划?

程香菊

近年来,华工的水利专业发展较好,因此我也有较多的规划和愿景。

首先,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华工水利从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而言,肯定会蒸蒸日上,我们会齐头并进地发力。

我们积极在全球广招人才以充实师资队伍的力量。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积极提升科研软硬件平台、打造精品课程、编写教材等。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积极采取以水为纽带、以问题为导向,多学科强交叉融会贯通的理念。也请广大朋友多多关注和支持华工水利。

舒畅   

感谢程老师提出的宝贵建议。在此您有什么想对年轻一代说的吗?

程香菊

之前许多孩子向我提出过类似问题。以下是我的个人建议:

第一是大学4年的规划。抓紧时间学习书本知识,多接触有益的新闻和具有哲理性的书籍,提升专业素养能力。此外,提升感知和认知能力,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勤于用脑、勤思考,养成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的好习惯。

第二点是性格的培养。踏实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有想法就立刻行动,不要过于功利,实际上每个人的付出都会以多种形式回报,不一定是金钱的回报,还可能是内心的充盈。

第三点是待人真诚。这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不能因为他人的不真诚就否定了自己的坚守,人在社会上混最终拼的是人品。

最后一点是团队协作精神,这非常重要。不要因为多做了而心存抱怨情绪。抓紧时间多做有益的事情,保持身心健康。总之,阳光、开朗、积极、奋进就很好。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elly0417@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