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泛舟寻雅趣,书山揽胜觅真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16日至18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开展“墨香传爱,书韵承新”世界读书日主题系列活动。本次活动通过专家讲座、书籍义捐、小学读书分享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共同氤氲书香卷气,涵养阅读风尚。
经典启智话幸福,书香润心倡阅读。4月16日下午,在二教202教室开展“读书创造幸福”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山东省演讲学会常务理事、青岛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教授潘玲老师主讲,期间吸引200余人听讲。她从《红楼梦》《朝花夕拾》等多本经典著作切入,剖析读书和幸福的关联,把读书比做打开“生活之门”的“金钥匙”。再以四大名著为例,详实地阐述了“为什么要读名著”和“名著为什么成为名著”两个话题,期间还与同学们互动讨论,相互分享最喜欢的人物、最常读的书籍和最难忘的情节。最后以“名著助力成才”收尾,倡导大家形成“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的观念,将自己摆进书籍,把每一天都当作读书日。
卷册漂流传暖意,书香浸润育新苗。4月17日,学院团委与绿丝带健心协会共同开展“让书漂流,让爱生根”书籍义捐活动,募集的书籍将“漂流”到衡山路小学的孩子们手中。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大家有序排队,手托义捐书籍,等待填表捐书,队伍中时不时有人探头打量四周人手上的书本,翻看翻看怀中即将漂流的书籍,大家满心喜悦地搭建起了这座“文化津梁”。土木工程243班李欣睿表示:“我8岁时第一次看《小王子》,它教会了我爱的含义,也让我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迄今为止我已经读了6遍了,书籍常读常新,每一次阅读都伴随着新的体验,希望能够通过这次义捐,让这份对爱的认识跟随书的漂流,在更多个‘小小的我’心中生根。”本次义捐活动共收集了60余本书籍,其中文学类书籍53本,社科类书籍11本。
书籍传薪植慧苗,墨香化风裁韶华。4月18日,学院前往衡山路小学开展“藏在书籍里星光”读书分享活动。“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唐僧为什么总被抓住?”中美土木工程233班李欣玉声情并茂地讲解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西游记》,将“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等经典片段转化为生动的课堂剧本,鼓励孩子们参与互动,课堂气氛热烈。志愿者们对《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多本名著进行分享,希望通过互动式课堂帮助小学生系好“关于文学的第一颗纽扣。”
为鼓励同学们积极阅读,分享结束后,思源社的同学还为每位参与活动的小学生发放了义捐的书籍,带来了青岛理工大学精美文创书签和明信片,给这次交流留下了友谊的见证。
此次“墨香传爱,书韵承新”系列活动,以书籍为纽带深化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衔接与共鸣,在校园内外播撒了阅读的种子。学院通过资源联动、知识共享和爱心传递,不仅彰显了工程学科的人文温度,更以书香涵育家国情怀,激励师生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力量,在实践中践行使命担当,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注入文化动能。(撰稿:王俊富;审核:王鹏飞)